一、 确定设备负载
1、计算设备总功率:统计需要 UPS 供电的所有设备的功率,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设备的说明书或标签上找到,将所有设备的功率相加得到总功率。例如,一台电脑主机功率 300W、显示器 100W、打印机 150W,那么总功率就是 550W。
2、考虑负载特性:不同类型的负载对 UPS 的要求不同,如感性负载(如电机)启动时电流较大,容性负载(如大量电容滤波的电源)可能会导致 UPS 输出电流峰值增大。如果负载中感性或容性负载较多,需要选择能够适应此类负载的 UPS 型号。
3、预留功率余量:一般建议在计算出的总功率基础上乘以 1.2-1.5 的安全系数,以应对设备启动时的电流冲击以及未来可能增加的设备,确保 UPS 在负载波动时仍能稳定供电。
二、选择 UPS 类型
1、后备式 UPS:价格较为低廉,适合对供电连续性要求不高的设备,如家庭电脑、普通办公设备等。它在市电正常时直接由市电供电,市电中断时才切换到电池供电,切换时间相对较长,一般在 4-10 毫秒左右,可能会导致设备短暂断电
2、在线式 UPS:性能稳定,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电力输出,适合对电源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关键设备,如服务器、网络设备、医疗设备等。无论市电是否正常,它都始终通过逆变器为负载供电,切换时间极短,可实现无缝切换,有效保护设备免受市电波动和干扰的影响
3、在线互动式 UPS:结合了后备式和在线式的特点,具备一定的稳压和滤波功能,性能和价格介于两者之间,适用于对供电质量有一定要求,但预算有限的场合,如中小企业的办公网络设备等
三、确定 UPS 容量
根据设备总功率和安全系数计算出所需的 UPS 容量,同时要考虑 UPS 的输出功率因数,一般 UPS 的输出功率因数在 0.7-0.9 之间。计算公式为:UPS 容量(VA)= 设备总功率(W)× 安全系数 ÷ 输出功率因数 。例如,设备总功率为 1000W,安全系数取 1.2,输出功率因数为 0.8,则所需 UPS 容量为 1000×1.2÷0.8 =1500VA
四、考虑后备时间
1、明确需求: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停电时所需的运行时间来确定 UPS 的后备时间。例如,家庭电脑可能只需要在停电时能够保存数据并正常关机,后备时间 5-10 分钟即可;而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则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后备供电,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
2、计算电池容量:后备时间与 UPS 所配备的电池容量成正比,一般来说,电池容量越大,后备时间越长,但同时也会增加 UPS 的成本和体积。可以根据 UPS 的规格参数和电池的放电特性来计算所需的电池容量,或者参考厂家提供的后备时间与电池容量对应表